首页

冀永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义 奋力开创地勘事业新局面

时间:2018-05-30 17:50:58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的十九大精神
(冀永顺)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伟大梦想的美好蓝图,思想深邃、催人奋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任务,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为期三天局、公司举办的系统全体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本人认真交流并听取各位专家老师的讲解,受益匪浅,此次培训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了更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风肃纪、惩治腐败,在紧要关头挽救了党、重塑了军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关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有力武器。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维护核心、紧跟核心,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把报告提出的重大系列战略举措落到各个行业的具体实践中,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十九大后的中国将进入新时代,地勘行业也将迈入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当下地矿低谷的大背景下,找寻地勘人的未来出路迫在眉睫。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推进侧供给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在经济下行期,地勘单位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矿企接受技术服务的需求和财政专项任务减少。地勘单位提供的服务出现了供给单一、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地勘市场需求出现了投资减少、约束增加等现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灾害地质、环境治理、生态地质等大地质已悄然兴起,市场需求旺盛,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只有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才能有效推动各项服务技术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地勘行业的发展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同时进行的,由于地勘工作的特殊性,不仅仅要按照地勘工作的相关法律来进行,同时要掌握新的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新常态下地勘产业经济必须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在新的环境中,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均衡,以适宜的速度、科学的方式、更高的技术含量,朝着更平稳、质量更高的方向发展。如:我们在拓展地质服务新领域的过程中,既要集中力量寻找社会发展急需的优势矿种以及固体矿、气体矿和液体矿,拉长地质找矿产业链,又要围绕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的大局,更好地发挥资源保障与地质技术支撑作用,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面临新常态、新变化,地勘单位需要科学研判,既要看到发展形势严峻的一面,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同时更要看到地勘市场中的积极因素和发展亮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尽快探寻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地勘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地有发展地勘经济的多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即凸显的或潜在的优势。各地的地勘单位都在本区域内掌握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信息,这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优势。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科技和工勘技术、资金等社会经济资源也比较丰富,中高级知识分子比较集中,而且掌握一定技术,同时,国家对地勘产业还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也是其他产业所没有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可以跨省、县甚至国界的,所以我们倡导地勘业务“走出去”策略。庆阳作为陇东红色地区,庆阳院作为当地唯一一支国有专业化地勘队伍,在发展地勘经济过程中也就占有了更多的资源优势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中,我们也吸取了惨痛教训。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和文化、科技方式的系统性革命。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地勘行业,更要抓紧机遇,迎接挑战,将地质勘查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坚持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协同开展,不断拓宽地勘工作新领域,一如既往地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勘查,保护生态,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矿山环境治理的新要求,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投入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潮中,努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适应新形势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对环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转到现代的、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模式上来。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当前地勘单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进时期,随着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打好攻坚时期的硬仗,既要下硬功夫提升经济硬实力,更要下硬功夫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形成促进地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核心竞争力。文化自信是伴随着文化大发展繁荣建立起来的,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又反过来促进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巩固。因此,促进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地勘文化自信,就是要不断加快地勘文化建设,将地勘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地勘文化建设地勘文化自信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谱写美好地勘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围绕深入推进侧供给结构性改革、产业技术创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对今后地勘行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我们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下一条:没有了